炎症是癌症的禍根!德國病理學之父:身體有「3種炎症不要拖」 拖越久「越容易癌變」儘早接受治療



人也可能會因為感染了特定類型的病毒,而出現慢性炎症。

比如大家熟知的幽門螺桿菌,它被看作胃癌的元兇,一旦感染,人的胃部會出現慢性感染,若不及時控制,容易演化成胃癌。而人如果感染了EB病毒,也會引發慢性炎症,向鼻咽癌轉變。

再如,宮頸癌的發生,與人體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有關,感染這類病毒,人體也會出現相應的炎症反應,從而導致宮頸癌的發生。

這是因為病毒進入人體之後,會改變人體中的基因組合,和細胞生長的微環境,從而增加癌細胞在體內生長、繁殖的風險。




慢性炎症的出現,除了受病毒感染影響之外,一些物理、化學因素,也會在人體中創造炎症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如,以食管癌為例。如果經常吃溫度過高的燙食,或經常飲用溫度過高的開水,就容易導致食管出現慢性炎症,易患食管癌。

另外,長期接受紫外線的照射,或核輻射,身體也會慢慢出現炎症,帶來一定的致癌風險。


那身體出現哪幾種炎症,要提高警惕,儘早接受治療呢?


三、患上3種炎症不要拖,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存在差異,且細胞的癌變需要一個過程,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變成癌症的標誌物——腫塊。可見,從慢性炎症到癌症的轉變,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並不是馬上就會進展為癌症。因此,出現以下三種慢性炎症就要注意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胃炎


胃炎的發生,一方面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因為長期飲用刺激性飲品所致,如濃茶、濃咖啡、烈酒等,或是經常進食刺激性食物,如刺激性調味品含量過高的燒烤、油炸類食物。

另外,如果進食過冷、過熱,或是長期吃粗糙的食物,也會損傷胃黏膜,引發炎症。

如果環境改變、氣候變化,人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變化,就會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進而引起慢性胃炎。胃炎會反覆損傷胃黏膜,長期累積之下,就會逐漸發展為胃癌。

因此,胃炎患者要格外注意健康飲食,積極防控幽門螺桿菌感染,並戒煙戒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肝炎


臨床上,引發肝炎的病因也各不相同,其中比較典型的是病毒性肝炎,受多種類型的病毒感染所致,如甲、乙、丙、丁等病毒。其中乙肝是最容易發展為肝癌的肝炎類型。

調查顯示,肝癌患者中,超九成的患者存在乙肝、肝硬化的病史。乙肝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會逐漸發展為肝癌。

另外,長期盲目服藥、經常飲酒,也會引發肝炎,分別被稱為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

建議肝炎患者要儘早接受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同時,做好飲食清淡,滴酒不沾。


3、結腸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腸炎,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包括特異性和非特異性。

潰瘍性腸炎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吸煙、闌尾切除、長期服用避孕藥等,都可能會增加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風險。

另外,據文獻統計記載,結腸炎還可能與遺傳因素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同時,經常攝入不乾凈的食物,也會導致腸道受到細菌的感染,從而出現炎症反應,誘髮結腸癌。


溫馨提示

炎症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關聯,部分慢性炎症經過長期累積,會逐漸發生癌變。

而炎症的發生往往與生活習慣有莫大的關係,如高油膩高脂肪飲食、暴飲暴食、長期吸煙飲酒等。另外,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還要做好對容易引發炎症的相關病毒的預防,降低炎症的發生的風險!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