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年時間行善?不如先用10分鐘了解一下積功累德的正確方式

功為善行,德為善心。心行合一,名為功德。努力行善,通過行善累積自己的德行,就叫做功德。功德不等同於利益。

比如很多善信誤以為功德等同於金錢,誦多少卷經文,做多少件好事,積累到來世可以換取相應的福報,這種善功名為福德,不是功德。

功德是通過修行而獲取的經驗,福德等於金錢,金錢能用完,而經驗不會消失。

有大功德的修道人,是更容易得道成真的,所以道教提倡積功累德,《道德經》上講:「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越是不計回報地付出,得到的回報就越是大,而不執著於回報,始終持守內心中的那份清靜,就是功德。

俗話說:「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報」。所謂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積德。人積德越多,福報也就越大。

 

15642268935675.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積德,德有陽德與陰德之分。如果你作事,有某種動機,或許想讓別人知道,即使你作的事再好,這也叫陽德。作陽德的事,容易作,但關健是人要多積陰德。

中國古人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善行讓別人知道了,這叫陽德。

如果一個人做善事不求人知道,也不讓人知道,這就叫積陰德。

陽德報的快,你做了好事,別人知道了,或者故意大張旗鼓,接著別人的稱讚抑或物質的回饋就會紛至沓來。古人認為這不是積德的表現。

就像賺錢和花錢一樣,賺的錢接著就花了,不會有積蓄。所以,陽德積不久,甚至隨修隨報。

《淮南子·人間訓》中說:

「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只有陰德才是真正的積德,陰德後面的福報大,積得久。

 

1564226893858.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人主張行善不欲人知,你暗暗裡做好事、積陰德,雖然沒有人知道,但卻是真實的在積累和增長。

陰德積得久,且越積越大。所以我們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不讓人知道你的德行就越積越厚,後面你的福報就大。

《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當你的陰德積累到一定程度,所得的福報也必然有餘。公眾號嗣漢天師府,這種福澤和福報是「有餘」的。不僅在當世,甚至福澤你的子孫。我們看孔子的家族、范仲淹的家族都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主動宣揚自己的善行,其實就已經是動機不純了。

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使名譽超過了實得而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多遭橫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