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葷食和素食有趣對話

葷食問素食說:「你為什麼吃素?」

素食反問:「你為什麼不吃素?」 

葷食問素食說:「你為什麼吃素?」

素食反問:「你為什麼不吃素?」

「因為吃素營養不夠。」葷食說。

「只要攝取均衡的五穀雜糧與足夠且多樣的蔬果,素食的營養絕對不比葷食差。」素食回答。

葷食又說:「素食太過單調,而且不夠美味。」

素食說:「五穀雜糧與蔬果種類繁多,色香味各具特色,只要烹煮得宜,多點變化,沒有不美味的問題。」

「而且你說的美味,每個人口味不同,見仁見智。蔬果里也有辛、酸、苦、辣、香、甜、甘、醇等滋味,一根蘿蔔,一株菜根,一塊豆腐,一粒豌豆,仔細品嘗,有清香、有甘甜、有滑嫩,都是獨特的美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葷食說:「那也比不上天上飛的、陸上爬的、水中游的各種山珍海味來得鮮美吧!」

素食說:「這就是每個人對所謂『美味』二字的不同定義與理解了。有人忌腥膻,有人怕油膩,有人喜清香,有人嗜甘甜,有人厭酸辛,總之每個人各有所好。但至少素食沒有血淋淋的殘酷,沒有油膩腥膻的擾人。」

「我是不能一日無肉的,要我素食,難啊!」葷食又說。

素食說:「這就是重點了,飲食不外是一種習慣,一種態度,一種口腹之慾罷了。習慣是日積月累的養成,態度是思想的積澱,而口欲是舌尖下的自我屈服。其實,習慣可以改變,觀念可以轉化,口欲可以克服。只要養成尊重生命的思想觀念,調整好對宇宙萬物的友善態度,有不屈服於舌尖下的毅力決心,改變飲食習慣並沒有那麼困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可是不會為了信仰而吃素。」葷食這麼說。

素食笑了笑說:「素食是佛教信仰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何況有許多素食者並不是佛教徒,但他們不僅自己吃素,還積極勸別人吃素,因為他們親身驗證了素食對自己身心健康的好處。」

「此外,也有人因熱愛動物,不忍傷害它們而吃素;有人基於人道的考量而吃素。同理心與慈悲心,人皆有之,人有喜怒哀樂,有驚慌憂懼;動物也有喜怒哀樂,有驚慌憂懼。人有活命的生存意志,動物也有活命的生存意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