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馬來西亞華人——我們是馬來西亞人,但不是馬來人,我們是華人,但不是中國人

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即使同樣都繼承了中華文化,兩地的繼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這裡,大部分的人都信仰「無神論」。但是,我們那裡好多人都還信仰觀十八羅漢、觀音娘娘、關公、濟公、齊天大聖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廟,我們還保留了大量的宗祠、會館,並且還在華人社區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由於我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還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這些還不足以讓我驚訝,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中國風氣的開放。校內校外,情侶相擁親吻的情況無所不在,這還真不是我想象中的中國。當然,我們那裡也有很開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馬來西亞的華人普遍上要比中國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鄉相比)。 

此外,許多大馬華人一致公認的是:中國學生真的很多「學術牛人」,大體上比我們那兒的人要勤勞的多。中國人多競爭大,我所認識的每位同學一個個都是從高考的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英雄豪傑,他們那股永不言倦的衝勁著實讓我們折服。相較而言,馬來西亞人則比較慵懶,更傾向於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玩起來比較放浪形骸,比較不顧形象,大聲吵、大聲笑、大聲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不是馬來人,也不是中國人,我們彷彿就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混血兒,所以或許我們有點孤單。但是,這或許就是我們獨特的優勢:既傳承了悠久的中華文化,又成長在一個相對寬鬆自由的輿論環境,想法更自由、更多元。所以,即使我們這個群體在世界上似乎很孤立,但如果讓我有機會選擇,我仍然願意出生在馬來西亞,當馬來西亞的華人。 

第三、悲壯的存在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句俗語在馬來西亞人身上得到絕佳的體現。在過去,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曾經聯手爭取了國家的獨立;但是,隨著馬來人逐漸獨掌大權(再註:對馬來人的抨擊僅限政治人物),華人、印度人的地位也日漸衰弱。首先,馬來語成了唯一的官方語言。再來,馬來西亞教育的最終目標定為:「使馬來語成為唯一的教學媒介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最大的轉折點是六、七十年代的「五·一三事件」。由於華人比較刻苦耐勞,比其他的民族來得富有,無形中造成了民族間的矛盾。出於權力鬥爭的目的,政治人物鼓動馬來人屠殺華人。於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薩藉此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順勢上台,頒布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法令。在經濟上,每家公司都至少要僱用30%的土著(其實就是馬來人和其他極少部分的少數民族);在教育上,大學也實施固打制,要保留一定的份額給土著。此外,對中文教育的打壓更是變本加厲,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改制事件,即不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政府中學都領不到政府一分錢的津貼。

打壓歸打壓,但是馬來西亞華人依然在暴風雨中茁壯成長。如第一篇所述,我們發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各領域人才輩出。大家熟知的梁靜茹、曹格、光亮皆是馬來西亞華人;大家現在人手一支的U盤是馬來西亞的潘建忠發明的;在華語辯論界上,馬來西亞以其犀利的辯風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如今,馬來西亞的十大首富中也大部分是華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很可悲的現實。大馬華人自己創辦的獨立中學培養了無數英才那又怎樣?全世界大部分高等學府都承認我們的統考文憑時,唯有馬來西亞政府不承認!馬來亞大學在辯壇創出赫赫威名那又怎樣?在政府控制下的馬來亞大學還曾經試圖禁止馬大的辯手參賽!梁靜茹、潘建忠等輩就更加可悲了,許多人都以為他們是台灣人!潘建忠自己就說過:「如果我留在馬來西亞,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因為在馬來西亞,華人發展的空間有限,報國無門又無法自我實現,不出國發展還能怎樣? 

於是,馬來西亞的華人成長是成長了,可是那跟政府什麼毛關係都沒有。因為我們政府很慷慨,在全世界都在爭奪人才時,我們政府眼看馬來西亞出現人才外流的滾滾洪流仍然可以視而不見!在馬來西亞大力提倡向外吸納人才時,去看看,有多少馬來西亞的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有一次,我們國家的首相到新加坡訪問,探訪一間醫院時,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用馬來語跟他致敬!這是何等的諷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原本把第三篇命名為「令人驕傲的存在」,可是後來改成了「悲壯」。的確,我們有很傲人的成就。可是,在我們有心報效祖國時,卻只能被不公平的政策拒之國門。馬來西亞那麼一塊寶地,沒有天災、資源豐富、文化多樣,又居於世界要衝,如果真的有英明的政府,搖身變為世界強國絕非難事!反觀新加坡,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又是彈丸之地,可是,現在我們只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成了新加坡的腹地,眼看著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的新加坡一天比一天強大!這種感覺真的很複雜,真的很難以言喻! 

謂之「悲壯」,我想應該甚為貼切。 

後記 

可能很多人很意外,我從小時候開始就自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從小讀的書就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岳飛傳》。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一套書大概就是一套三十本的中國歷史漫畫圖集。在我小小腦海中,出現的總是滾滾的黃土和快馬飛馳的勇將。長大了一點,看過《中國人史綱》、《中國寓言》,偶爾會翻翻《唐詩三百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時,我真的自認為我是中國人,我的文化之根和這裡的人是聯繫在一起的。 

於是,我的夢想就是回歸中國。英文我認為不重要,因為我要去中國,從沒認真學;馬文我更是碰都不碰,甚至常以考不好馬來文自嘲。可以說,我很偏執。我只有認為有必要的東西我才會認真去學。到了高二,我的國際視野才寬廣到足以讓我理解英文的重要性,我從那時開始才急起直追,算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絕沒到「好」的程度。但是,馬來文,我始終不願意去學習,在統考中馬文拿了慘兮兮的「B6」還常拿去說嘴。 

去年9月,我來到了中國,就讀於中國最好的大學,學習著自己最想念的中文系,一切看起來都像夢想成真。但是,來到了這裡,我才第一次深刻地體會到:我是馬來西亞人。我才第一次感覺到:我有可能是愛國的。在祖國成長的每一部分,不管是口音、思維等,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迹。即使我可能算是馬來西亞里最中國的一小撮人,即使我跟很多中國同學相處得不錯,但是我仍然能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不同之處。不管怎麼樣,在中國,只要是外國人,就真的只是外國人。 

那麼我到底該何去何從?這是我一整個學期都在思考的問題。在迷茫中,在摸索中,我才會寫出上面的三篇文章,試圖找到馬來西亞華人的定位,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決定自己以後要到哪裡發展。我個人認為,不管是留在中國還是去到西方,就註定了只能收到單方面的信息,很難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此外,留在中國,或許就只能是成為一個尷尬、孤立的個體。去到西方國家,那更是徹底地孤立,存活在一堆思維截然不同的陌生人之中,甚至還可能面臨他們的排斥。 

可能,我仍然會回去馬來西亞,即使我們目前仍然要活在打壓之中,即使要存活在一個難以實現自我的空間。但是,我或許可以用手中的一票繼續給國陣施加那千萬分之一的壓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個開心的人。即使薪水不高,即使物質生活不豐裕,即使很難真正地實現自我,但是只要能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鄉、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幸福或許就那麼簡單不是嗎?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The End---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