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是良藥,能治很多病!

15555142279189.jpg

天,路過街邊土特產小店,發現有很多山楂在賣,突然想起,這是好東西,需要給朋友們介紹一下,讓大家可以在應季的時候買點,一方面它很好吃,另一方面,如果應用得當,它還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呢。

楂在我們中國應用得太早了,早在《爾雅》中就有記載了。在陶弘景寫的《神農本草經集注》中,就收錄了山楂,但是歷朝歷代,山楂曾經有過很多個名字,什麼「赤瓜」、「棠梂子」等等,從明代李時珍開始,才把它們統一起來,李時珍說:「赤瓜、棠梂、山楂,一物也。」作為一名學者,李時珍確實在中國的藥物學領域,做了很多的貢獻,其中就包括搞清楚了很多異名同物的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山楂真正作為中藥使用,是從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開始的,朱丹溪大力提倡山楂的藥物價值,從那時開始,山楂開始被廣泛應用。在朱丹溪所創立的名方「保和丸」裡面,君葯就是這個山楂。

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吃山楂的機會比較多,比如著名的冰糖葫蘆,這是北方的名小吃,每到冬天,很多孩子都喜歡拿著長長的一串冰糖葫蘆吃。呵呵,我自己即使這把年紀了,也還是經常買來吃的。

15555142279117.jpg

這種冰糖葫蘆,據說起源自南宋,當時的宋光宗的妃子病了,飲食不進,御醫們用盡了方法沒有效果,於是張榜招賢,最後,一位江湖郎中揭榜,他為皇妃診脈后,讓宮人將山楂與紅糖煎熬,飯前服用幾顆,結果,皇妃服用以後,胃口日好,終於痊癒。於是,後來這種做法就流入民間,成為了冰糖葫蘆。呵呵,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那麼這個冰糖葫蘆還是從杭州起源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5555142281144.jpg

那麼,山楂都有哪些藥性呢?

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之功能。對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

在藥店裡面,山楂有幾種製品,其中的功效還是有點區別的,我跟大家聊聊。

1.山楂:摘下來,除去雜質及脫落的核和果柄。一般在藥店裡面是切片烘乾了。如果醫生寫「山楂」,則藥店給的是整個山楂。如果醫生寫的是「山楂肉」,則藥店給的是去了果核的山楂肉。從宋代的時候開始,人們炮製山楂是去掉果核的,但是明代很多醫家提出,果核的藥效也比較大,「核有功力不可去」,所以就有了兩個製品。一般我們現在多用帶果核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山楂,除了消食導滯,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活血化瘀。

2.炒山楂,就是取乾淨的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顏色加深,取出放涼。

這種炒山楂,活血化瘀的作用就下降了,此時,它的主要作用是消食導滯。那麼,炒山楂的消食導滯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更擅長化肉食上,在我們民間,有燉雞肉牛肉,如果不容易燉爛的,放入幾顆山楂,就很容易燉爛的說法,其實這就說明了山楂的消肉食的作用。

3.焦山楂,炮製者會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

這種焦山楂,除了消食導滯的作用,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功能,就是善於治療伴有積食的瀉痢,這也就是很多兒科專家,在治療孩子的瀉痢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同時可能有積食,就會使用焦山楂的緣故。

4.山楂炭,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取出放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