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對別人太好的人,總會被嫌棄?

她說:工作空餘的時間都在一起啊,早、中、晚定時報備,每次影片電話,說話時間不能少於半小時。一旦沒做到,她就會覺得對方不愛她了,於是各種作,各種抓取,控制,直至對方害怕開始逃跑,於是她就開始妥協……


說到這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這個女人就是典型情感依賴者


14995273907264.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依賴者是很常見的。


在一段感情裡,她時刻想跟對方在一起,當不在一起的時候,她會開始恐慌、不安、胡亂猜測,各種災難性畫面開始呈現,開始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失控感。


接下來一種屬於大概會被拋棄的感覺洶湧而至。


於是開始打電話,希望有人陪吃晚餐,希望有人陪說話,她無法一個人待在哪裡,有很多委屈和悲傷需要傾訴。


她總是在尋找著每一個人;她總是在尋找著那一個人,他就像是在你溺水的時候你可以抱住的一根木頭,當他能夠愛她,她會覺得自己充滿榮耀,神采奕奕……


而這一切對愛索取的狀態,只是因為她待在關係和愛的保護層裡,她是愛情裡的依賴者。


3.


心理學家霍妮在分析依賴型人格時,指出其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在生活中會不斷演變扭曲,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感情無關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具備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只要她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她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


這種處世方式使得她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


由於處處委屈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阻止著她生命力的綻放與愛的流動。


那麼,情感依賴者的內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又如何找到求生的階梯呢?


14995273904088.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害怕被拋棄,有過類似創傷的體驗


當我們早年還屬於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只能依賴於我們的撫養者和重要他人,我們活下去的機會和求生的意願都交給了他們的手上。


如果在幼年的記憶裡,你承受過無望的等待,被拋棄的創傷以及沒有被預告的離別,那麼在你成年之後,可能建立一份不成熟的愛情觀。


你將一生都在渴求的路上,渴求愛而看不到自己,就像高濃度的精神鴉片,你知道那種快樂無法真正的填補你,只能暫時撫平你的傷和你的痛苦,但這一生你可能都是在尋尋覓覓,尋一個愛你、懂你、可以讓你安全依賴的人。


(2)即刻滿足和尚未學會延緩滿足


延遲滿足孩子的作用在於:可以讓孩子慢慢懂得,還有比TA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從而學會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控制自己的衝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人際關係的矛盾往往是由於不能彼此體諒和理解,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待和考慮問題造成的。


回想到童年時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也許你常常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與溺愛,或者被關注被保護的需求常常不被滿足。


發展心理學上認為0-3歲的孩子父母要給到無條件的滿足,3歲以後父母要學會延遲滿足,依賴型人格的形成。


正是這個時候,把時間段錯亂,在生命的早期沒有得到足夠的依戀滿足,內心的愛和滿足感自然是匱乏的。


這種缺失感自然會帶到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當中,從對方身上想加倍的得到,這也是依賴形成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14995273904198.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安全感不夠,用依賴來滿足控制的自戀感


現在的都市女性,看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安全感似乎成為奢侈品。


一個女人的幸福感往往與安全感是聯繫在一起的,安全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確定感」,當她能確認一個穩定客體的存在,她內心極度渴望獲得對方穩定的支持、幫助、給予、被看見、被關注到,她才會覺得有存在感,覺得心安。


弗洛伊德在講人格結構裡有這麼一個觀點:「所有對象選擇很有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自戀這一心理現象的影響」。


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會選擇一個目標認同和依賴,其實是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沒有活出來的部分特質,其實是執著於對自我的一種依戀,即自戀。


惡性自戀者心中是沒有別人的,更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共情對方的感受。


因此,情感依賴者更注重的是自我的情感滿足。而不在乎對方正在經歷著什麼,長此以往,對方處於一個長期被情感忽視的狀態,他自然會翩然遠去。


(4)過度容忍,討好者的溝通姿態


情感依賴者一旦遇上一個能夠懂自己的人,你無條件的去滿足那個你愛的人,因為你害怕不滿足他,他就會離開你,你也害怕你留下一個不完美的印象在對方心裡,往往因為缺乏自信,總是要求別人為你拿主意。


由於把過多的心思都放在依賴關係上,這會造成注意力狹窄,容易導致偏激,往往衝突的發生就會讓你產生毀滅性的感覺,以為這就是人生的全部,陷在情緒的深淵裡無法自拔。


處在保護層裡的依賴者,你可能體會到不信任感,你的內心有一個不值得被愛、不值得得到一段不離不棄的愛情和呵護的信念,如果不努力地去爭取,不付出,不為對方著想,你將被拋棄。


(5)成長,你會活得更好


當你想要真正獨立的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你必須深入面對到自己的內心,需要穿越一層被叫做創傷和傷痛的名義,反復地體驗到回歸到你潛意識裡始終存在的創傷。


承認和接納這些傷痛是你的一部分,你才會得到成長和自由,你才會有力量去為你的選擇去負責任。而不是成為感情裡的受害者,把責任都推給外界。


在面對自我的傷痛裡,你有多大的能量去親近你的創傷,你就有多大的能量去療愈自己,穿透那一層療愈,你會真正觸摸到充滿真愛的溫馨!


1499527390889.jpg

成年人的世界是可以自由選擇,並有能力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在生活上自力更生、精神上獨立自主,不過分依賴,不拋棄自我。


之前看到有句話說理想中的戀愛是什麼樣子,這句話我十分讚同,


保持獨立,適當擁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