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蘇聯T-70輕型坦克,如何變成了拉胯產物

而在坦克的防護性能上,T-70輕型坦克有了較大的提升——把車體正面裝甲加厚了5毫米,變成了40毫米的正面裝甲,同時裝甲吸取了T-50輕型坦克的經驗,正面裝甲有一定的傾斜角度。

炮塔的正面裝甲也相較於T-60輕型坦克有了不少提升——足足有60毫米的厚度,算得上是飛躍性提升了。如果從實驗數據上來看,T-70輕型坦克最少也能擋一下德國的37毫米穿甲彈,運氣好估計能擋住德國的50毫米穿甲彈,勉強也算是防禦過關了。

總而言之,在經過了一連串充滿了戰鬥民族風味,堪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操作之後,T-70輕型坦克算是新鮮出爐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T-70輕型坦克只有兩名車組成員,駕駛員只管開著坦克往前沖,車長則要負責剩下的所有事情,堪稱是八臂戰神,最少也是星際爭霸高端玩家的手速……至於這T-70輕型坦克在實戰里的表現,那就得看命了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拉胯的T-70

很不幸,T-70輕型坦克上了戰場后就開始成片撲街,性能之拉胯也是前所未有的。原本蘇聯人是指望這T-70輕型坦克能在戰場復刻BT-7快速坦克的輝煌,上演一出二戰版的速度與激情,可最後上演的竟然是「龜速和半身不遂」。

它的轉向能力相較於T-60輕型坦克還要差了那麼一點,唯一好了一點的是時速,每小時50公里的時速比T-60輕型坦克多少快了那麼一點。可作為代價就是T-70輕型坦克的續航能力下降了不少,僅有180公里的續航能力,原因是它那兩台並聯發動機實在是太燒油了。

T-70輕型坦克的主炮也沒好哪去了,儘管紙面上它的M1938式45毫米反坦克炮性能還算優異,但考慮到蘇聯人在穿甲彈上的劣勢,它的實際穿甲性能可真不怎麼樣,比起德國的50毫米反坦克炮差了不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戰里基本打不穿德國人的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如果要打一個實際一點的比喻,那45毫米反坦克炮就是蘇聯版的「敲門環」,穿甲彈打到德國人的中型坦克上,也就只能讓德國人聽個響了,捎帶提醒德國人對準它們打一枚穿甲彈。

蘇聯人寄予了厚望的防禦能力上,T-70輕型坦克的表現也是拉胯的。它的設計針對的是德國那批反坦克能力比較一般的三號中型坦克,以及配備短管坦克炮的四號中型坦克。

可是啊,這德國人到了1942年下半旬已經開始為中型坦克更換長倍徑坦克炮了,這根本就不是T-70輕型坦克能夠抵擋的。

哪怕是後面升級了防禦能力,車體正面裝甲和炮塔正面裝甲分別提升到了45毫米和70毫米的T-70A輕型坦克,在面對德國中型坦克的長倍徑坦克炮時,結果也就只能是當一堆燃燒的廢鐵。說真的,完全不知道T-50輕型坦克的防禦設計吸收到哪去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要命的問題在於,蘇聯對於輕型坦克的戰術運用有明顯的問題。在德國和美國的裝甲部隊里,輕型坦克通常是用來執行偵察任務,極少會介入高烈度的裝甲戰,但是蘇聯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自己的裝甲部隊里編入了大量的輕型坦克,其中就包括T-70輕型坦克。

在這種情況下,T-70輕型坦克必須參與到裝甲戰之中,而它們貧弱的火力和裝甲在這樣的戰鬥中不能給它們任何保障,最終只能被德國坦克成片成片的擊毀,死的那叫一個凄慘啊。哪怕你只是讓它去支援步兵作戰,就它這防禦和火力?別提了,T-70輕型坦剋死的比步兵還快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語

經過實戰的檢驗,蘇軍的T-70輕型坦克被證明是個徹底的廢物點心,論火力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論防禦也只能算是廁紙級別,裝甲戰里被打進廢品回收站,掩護步兵也做不好,讓它去做偵察也基本做不到,堪稱是廢物點心裡的廢物點心。整個T-70輕型坦克最大的價值,就是為日後的SU-76自行火炮提供了足夠多的底盤,可這就是另外的一個故事了。

參考文獻:《Tanks of The World》《Soviet Tanks and Combat Vehicles of World War Tw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